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遺珠——故宮展覽觀後感

從這個展覽的消息一出來,就一直期待。這幾天抽空去看了,十分精彩,只是館內無法拍照,十分可惜。

展覽banner
這次的展覽不用說十分精彩,皆是中國藝術史上的精品,也有故宮收藏缺少的明清書畫家作品。將大阪還有故宮的館藏比較一起看,十分有趣,可以比較的作品請參見這次出版的畫冊。只是因為可樂那韋魯斯的關係,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的米芾蘇軾書法還有傳說中的王維的話都沒有辦法來台灣展出,十分可惜。

我覺得這個展覽可以分兩次去看,因為專心看畫大概看一間展覽室就累了(還是我專注力太差?)

裡面幾張名作以前只在畫冊裡面看過,這次看到實體,是另一個層次的震撼(?)。

第一張是米友仁的遠軸晴雲。原寸比想像中還要小很多,很精緻的一張畫。配上華麗的裝裱,更襯裡面的水霧朦朧一方天地。光看作品介紹裡面的尺寸說明遠遠不夠,果然還是要看原作。真的看了尺寸之後揣摩真實大小(以前還真的幹過這種事,真傻),太累了。

米友仁,遠軸晴雲


接下來是米芾的書論書還有篋(ㄑ一ㄝˋ)中帖,之前只有在二玄社的法書選上面看到而已,這時候看到原跡,上面的墨色真的美。雖然已經裝裱過了,還是可以揣摩紙的材質。同一間還有蘇軾的尺牘,特別介紹當時的花箋紙,十分有趣。

米芾,書論書


再來是期待很久的墨蘭圖,鄭思肖作。失根的蘭花這一比喻就是來自這幅畫作。歷史學柑仔店的這篇文章分析鄭思肖及其畫,十分精彩,值得一讀。

講到遺民,想到眷眷明朝,也是非常精彩的一本書,推推。

(下面一段也許有點敏感,反白)

不過,仔細一看陳之藩的生平,實在是跟台灣沒什麼關係。從小這樣上國文課上來,許多作家的生平基本上籍貫多是外省(國中的時候還會特別在題解上面看作家的籍貫是什麼),而且很多都在台灣居住過一段時間後便移民國外,多是美國。那這樣失根的蘭花到底是寫給誰看的?跟我生活經驗實在是差太多了。家裡面沒有親戚移民美國,長輩的家鄉也不在遙遠夢中的大陸。小時候讀白先勇還會感動的亂七八糟的,但之後發現根本被騙,恨。

拉回到展覽。

進去的時候,館內人非常少,十分清幽,還有一個解謎活動,十分有趣。會拿到一個資料袋,內有七個信封,要去找文物,根據文物上面的線索(題款、詩句、品名等)找到最後的答案。最後會拿到一個小獎品。

展期就剩一個星期了,有機會可以去看看,不會後悔的。


圖片來源:banner: https://www.google.com/url?sa=i&url=https%3A%2F%2Fwww.npm.gov.tw%2FExhibition-Content.aspx%3Fsno%3D04011677%26l%3D1&psig=AOvVaw0SL8p6Yao-Leubu9r71ywt&ust=1631589588287000&source=images&cd=vfe&ved=0CAsQjRxqFwoTCLjHyoH_-vICFQAAAAAdAAAAABAD

遠軸晴雲:https://theme.npm.edu.tw/exh110/HiddenGems/common/images/selection/21-1.jpg

書論書:https://theme.npm.edu.tw/exh110/HiddenGems/common/images/selection/15-1.jpg

墨蘭圖:https://theme.npm.edu.tw/exh110/HiddenGems/common/images/selection/23-4.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